close


 


【子宮會亂跑?】


 


「歇斯底里」是個常聽見的形容詞,一般民眾常把情緒不穩定、激躁的行為,如大吼大叫,就當是歇斯底里,但這並非就是歇斯底里症,它在醫學上是有其古老的來源。「歇斯底里」一詞是源於古希臘的hystera,即是「子宮」一字,當時以為病患之所以會呈現出各式各樣的症狀,是因子宮在體內四處移動所導致。此症病患會出現痙攣、月經不順、噁心、嘔吐、頭痛、頭昏、全身乏力等症狀,且多發生於年輕未婚女性,因此古時以子宮的移動來解釋此症,就根據子宮的原名為此命名。


 



由於古希臘時代迷信「歇斯底里」症所囊括的症狀乃是因未婚女性的子宮在體內遊走所導致,故以此稱之。因為把歇斯底里症誤認為子宮倒錯或陰蒂病變的結果,所以他們採取的治療方法,不外乎是讓她們嗅聞一種叫做「纈(ㄒㄧㄝˊ)草」的植物,好讓患者的子宮激烈收縮;更殘忍的是把這些患者的陰蒂切除!可憐的女性...



到了公元兩世紀,偉大的醫學家蓋倫(Galen)大力駁斥此種說法,認為子宮不可能在體內亂跑。蓋倫並鄭重宣稱,歇斯底里的真正原因,是子宮內的分泌物異常囤積所造成的。


 


此後一千多年,各種關於子宮是如何產生歇斯底里的理論一一被提出來討論,直到十七世紀,一位英國醫師Thomas Willis才開始懷疑:跟歇斯底里有關的,說不定不是子宮,而是腦子。(Mei之音:對嘛!子宮是我們的老家啊!)


 




「歇斯底里症」其實包含了好幾種疾患,目前在醫學的命名上,已經不使用這個詞,歇斯底里症在1980年分成兩類,包括「轉化症」(Conversion disorder)與「解離症」(Disassociation),兩者差別在於「轉化症」係遭受外在壓力,產生情緒波動、思考變化等,使得身體,尤其是出現部份神經症狀,如會突然表示自己失明看不見、耳朵聽不見、不能行走等。至於「解離症」則是同樣受到外在壓力影響,但是會有失憶,或如在夢中的感覺,事後有的人會知道當時的想法,但也有人仍然不知事發時的情況。

 「解離症」又可分為「心因性漫遊」、「心因性失憶」,以及「自我感消失性精神官能症」(Depersonal),即並不記得當時事件發生時情景,如在夢境中,像是俗話說的靈魂出竅。


 


簡單來說,病患從無法面對的壓力中逃避而躲進疾病,以減輕壓力所造成的負擔痛苦,同時獲得些許附帶利益,便是此種症狀。舉例而言,若發現生病時不但不用上學,且能得到家人特別照顧,有人便會利用疾病來防衛在現實中無法面對的痛苦。


 



解離性的症狀可以說是形形色色:有人會變成小孩子一樣說幼稚的話;有人會到處徘徊或出現暴力行為而事後卻毫無記憶;有人呈現完全不發一語、面無表情、不吃不喝的狀態;有人長時間的喪失記憶、忘了過去的一切,即所謂的「失憶症」;有人則忽然變成另一完全不同個性的人,表現出與原來性格有別的複雜行為,也就是「雙重人格」;有人連普通的數學也不會算,自己的名字也寫不出來,即發生「假性癡呆」。

上述各種症狀表現中,都含有逃避痛苦的現實、逃進疾病中、躲進幻想的同一心理機轉。


感謝~瘋人院裡的瘋狂醫師~Vicky提供專業知識


Mei曰:


別再使用歇斯底里症(Hysteria子宮)這個詞!


不要怪罪給子宮、誣賴我們人生中的第一個房子!這房子是不動產啦!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eichong 的頭像
    meichong

    張建玫的部落格

    meich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