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幫她找到出路】
她肚子痛,已經兩天了。今天上體育課,還是硬撐跟著大家一起跑步,才剛起步就下腹劇烈疼痛,被保健室老師帶到急診。
14歲,先到兒科診察室…
對,從出生至十七八歲都屬於兒童,要掛兒科。(在美國,21歲以下都要掛兒科。)
兒科醫師call我,『 張 醫師,這裡有一位14歲的妹妹,下腹痛,不是經痛,她初經還沒來。我給她照腹部超音波,子宮腫起來,裡面有東西,能不能轉介給妳看一下?』
她穿著學校的運動服,抱著肚子走進來門診。照超音波,發現十公分大小的腫塊在子宮下端,也就是有東西積在陰道裡面。下一步,要檢查會陰部了,我想這是她生平第一次坐上婦產科的內診椅,每每想到我可能會出現在她今天的日記或部落格裡面,甚至這畫面會永遠烙印在她腦子裡,我都會很小心翼翼的解釋每一個步驟,不要留下感覺不好的第一次內診經驗。嗯,果然… 檢查時看到處女膜突出而膨脹,膜的表面呈現紫藍色(經血鬱積在裡面),下腹部可摸到有壓痛的腫塊。
這是『處女膜閉鎖』,就是處女膜上沒有孔,月經的經血無法流出,鬱積在陰道和子宮裡。我得要做個開口,讓經血流出。
處女膜孔的形狀、大小和膜的厚薄,因人而異。一般處女膜孔位於中央,根據開孔的形狀,處女膜孔可分為圓形、橢圓形、環形、篩形、傘形、分葉形、星形、中隔分離形、月牙形、半月形、唇形等30餘種。有些女性處女膜上沒有孔隙,屬於民間所稱『石女』的一種,醫學稱為處女膜閉鎖,這種情況使得女性在經期經血無法排出,常在青春期發現初經遲遲不來,並伴有小腹周期性疼痛。
診斷明確後,就要做個開口,方法是在處女膜上切開十字形的開口,讓經血順利流出,裡面積了大約150cc的經血,順利引流出來,她肚子就不痛了。十字切開以後便恢復如常人,對性生活、妊娠、生育等均無不利影響。
(Cruciate Incision)
幫她找到出口,給她的『好朋友』一條通路~
*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「處女膜閉鎖」或「陰唇沾黏」的復發率,也就是手術後再度閉鎖或沾黏的機率是15~40%,所以術後的照護以及追蹤是非常重要的!
As recurrence rates vary from 15% to 40%, care after separation is important.
留言列表